长周末驾车从西雅图回维多利亚,想赶晚上9点的末班轮渡。7时刚过,远远看见高速路上的告示牌,轮渡已经是30%full,心想幸亏早到了,要是拖到8点半再来,恐怕就太晚了。不料直到9点10分上船,后面稀稀拉拉没跟上几辆车,也就装了半条船的汽车吧。整整两个小时白白耗在码头边候船,听听音乐,打打瞌睡,浪费浪费生命。
为了赶轮渡,该办的事情来不及办,大概是每个温哥华岛民都曾经有过的切肤之痛。
维多利亚气候温和,环境优美,加上生活悠闲,民风淳朴,是加拿大不可多得的宜居城市。要说缺点,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跨海桥,进岛出岛太麻烦。在我看来,依赖BC Ferries连接海峡两岸有四大软肋:
1)等船和过渡所需时间太长,效率极低。举个例子,乘早9点的轮渡,最迟8点就要从家里开车出发,提前半小时赶到码头,谁也不愿意因为船满载而等下一班(遇上节日长周末,还得再提前)。理论上过渡需时1小时35分,实际中还要排队上船下船,怎么也要11点钟才能到达Tsawwassen Bay。如果造座桥,同样是8点从家里出发,9点就能到了。
2)恶劣天气下轮渡脆弱,经常停航。朋友夫妻两人回国,买了从温哥华出发的飞机票。不想出发的前一夜大风骤起,多班轮渡停摆,根本无法按时赶到机场,只得每人多花几百加元改票推迟。如果造座桥,开车过海便会风雨无阻。
3)人员和车辆的摆渡费用高昂,而且年年上涨。手边这张轮渡票上印着,目前成年人的过渡费是$14.85,普通家用车$49.25,燃油附加费$3.85,两个人过渡费总计$82.80,比我十几年前刚来时差不多涨了一倍。如果造座桥,不管车上坐几个人,$20过桥费应当是绰绰有余了。
4)政府巨额补贴,公司连年亏损。BC Ferries在Crown corporation时期便劣迹斑斑,曾经创下纪录,投资4亿多造出3艘快船,使用不到两年便草草收场,最后以两千万加元贱卖。在转变为独立的商业公司之后,政府补贴和经营不善这两条恶评依旧适用。省政府每年数千万加元的补贴根本填不满亏损的深渊,于是涨价更为理直气壮,肆无忌惮。近来高价引起乘客反弹,乘坐率趋降,渡船半载而行,亏损势必加剧。照此恶性循环,BC Ferries的长远前景堪虑。如果造座桥,政府完全可以选择不补贴的政策,省去纳税人的负担。
以上所列,只不过是跨海大桥相对于轮渡的直接优势,更广泛和长远的间接影响还在于有助竞争,降低物价,繁荣经济和制造工作机会。加拿大办事就是犹豫,换在美国,大桥早已建好。换在中国嘛,嘿嘿,会建三座,维多利亚一座,Nanaimo一座,向南到西雅图再来一座。
会有人说,有了桥BC Ferries就要破产,造成失业;会有人说,外地居民大量涌入,房价上涨,犯罪率上升;还会有人说,如此浩大的工程,巨额的投资,复杂的环境影响,肯定是个无底洞项目。在我看来,争议和风险少不了,却也不是不可逾越的。英吉利海峡的隧道工程更大更多争议,不也建成了?一个更为接近的例子是加东爱德华王子岛的Confederation Bridge。这个以生产土豆出名的小岛(PEI,Potato Every Inch)仅有十几万人口,经济规模远比温哥华岛小,却以民营的方式,驾起跨海长桥,毫不留情地打垮了当地的轮渡业。
在我的印象中,主流媒体和BC政府从未认真讨论过造桥问题。华人朋友中,赞成造桥的不少。那么华人是否可以发声向主流社会争取一下呢?这是一个关系子孙百年的命题,愿借华人论坛一方宝地,抛砖引玉,支持或反对都能畅所欲言,尤其欢迎砸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