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标题: 意识细心、极细心还是意识~上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22472993    时间: 2014-8-1 20:13     标题: 意识细心、极细心还是意识~上

[table=98%][tr][td]意识是什么?
在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卷72中解释:「问:意识界云何?答:意及法为缘所生意识,是名意识界。」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371,a8-9)
意识心不管多么细腻都是意识范畴,因为佛陀在圣教经典上就说过:「诸所有意识,彼一切皆意、法因缘生故。」也就是「根、尘、触」而生,都是所生法,有生则必定会灭故,所以是无常。 《杂阿含经》卷9也说:【佛告比丘:「眼因缘色,眼识生。所以者何?若眼识生,一切眼色因缘故。耳声因缘、鼻香因缘、舌味因缘、意法因缘意识生。所以者何?诸所有意识,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。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,乃至意识因缘生。」】(CBETA, T02, no. 99, p. 57, c17-22)所以说,眼根与色尘接触为因缘,而出生了眼识……,乃至意根与法尘接触的因缘而出生意识,所有各种各类的意识,包含细意识、极细意识等,都是以意根与法尘接触为因缘而出生的。 《大宝积经》卷73〈25 界差别品〉说:「如是,若知声、若知香、若知味、若知触、若知法,或知六根所缘、所知,是名意识界。 」(CBETA, T11, no. 310, p. 417,a8-9)所以经论清楚明白说明,生活中之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所缘、所知,都是意识界范畴。


意识细心如何生起?
在大乘佛教唯识宗,有一首有名的偈:「八个兄弟共一胎,一个伶俐一个呆,五个门前做买卖,一个在家把帐开。」
这首偈的意思告诉我们:
每个有情身中各自拥有一个常住的、能出生万法的实相心─第八识如来藏。第八识如来藏含藏其他七个识的种子以及善恶业种。由于有情众生从久远以来就一直执着于自我的存在,就从如来藏的种子中出生第七识意根;之后遇到适当的助缘,其他六个识就会现起,第八识与所含藏的这七个识不ㄧ不异地和合运作,形成可爱不可爱种种生灭的境界相。因此说八个兄弟共ㄧ胎。其中第七识意根从久远劫以来就一直存在,擅长作主、最为伶俐喜爱攀缘一切法,不会思索分析计划,是有覆无记性,因此称为伶俐。第八识如来藏不会六尘、不贪不厌、不计算分别,无覆无记性因而称之为呆。五个门前作买卖,五个识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)因为随同意识运作所以就通有覆有记性,必须透过五根门头接触五尘才有办法作买卖,(成就造作善恶业因或偿还善恶果报)。再经由五识收集来的资讯,(五识只能了别粗相) ,尔后一个(第六识)在家把帐开,有覆有记性,就像军师能了别细相;擅长思惟、整理、分别、归纳后,再呈报给第七识有覆无记性的意根做决定(以如来藏中所含藏习气种子对法尘做反应)。也就是说七识心是待缘生起的(其中第七识意根因为众生的执着性而一直存在),如果遇到触缘,则会从如来藏中显现出六识的功能作用,伴随着善恶业种现行,每天每时每刻刹那刹那生住异灭的呈现在吾人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的舞台中。
经由上述偈意,即可得知,意识心是依于(五根、五尘、意根、五识、法尘) 诸法为缘所生起的,意识心它是如来藏所辗转出生的法,而能够清楚明白了知的意识心,不仅无法常住于每个当下(于可爱或不可爱境界时),念念变异。有一个简单的现观可以对照,就是我们每天在睡觉时意识心不就断灭了吗?醒来时又生起了。证明意识心绝对是生灭的法,更遑论能够带到未来世。


极细心还是意识
舍利弗阿毗昙论》卷3〈问分〉解释:「云何麁识?若识欲界系,是名麁识;云何细识?若识色界系、无色界系,若不系,是名细识。」(CBETA, T28, no. 1548, p. 545,b29-c2) 意识界中,无论于三界中的粗、细、极细意识都是意根与法尘相触之后而有的无常生灭境界之法。
《楞严经》卷1云:「纵灭一切见闻觉知,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, 」(CBETA, T19, no. 945, p. 109,a10-11)
意识心是缘于【五根、五尘、意根、法尘】,是如来藏所辗转出生的法,而能够清楚明白了知,即使灭一切见闻觉知(离五根、五尘),乃至极细意识心(在四禅八定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中不反观自己的觉知心),内守幽闲,犹为法尘分别影事(定中的一念不生,但仍然还有对法尘的少许
作者: a22472993    时间: 2014-8-1 20:14     标题: 意识细心、极细心还是意识~下

意识心不是证悟的标的
《马祖道一禅师广录(四家语录卷一)》卷1:「唐开元中,习定于衡岳传法院,遇让和尚,知是法器。问曰:『大德坐禅图什么? 』师曰:『图作佛。』让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磨。师曰:『磨砖作么?』让曰:『磨作镜。』师曰:『磨砖岂得成镜?』让曰:『磨砖既不成镜,坐禅岂得成佛耶?』」(CBETA, X69, no. 1321, p. 2,a11-15 // Z 2:24, p. 405, c5 -9 // R119, p. 810, a5-9)
唐朝开元年间,马祖道ㄧ于衡岳传法院习定时,遇到怀让禅师,怀让禅师知道马祖道ㄧ是个法器,因而想摄受他,于是就问:大德您坐禅是为了什么呢?马祖答:「为了作佛啊」!于是,怀让禅师便去取一块砖,来到庵前磨此砖,马祖问:「您磨砖作什么」? 禅师答:「我磨砖作镜」,马祖说:「磨砖岂能成镜」,禅师说:「磨砖既然不能成镜,那么坐禅岂能成佛呢?
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清清楚楚,这仍然是意识啊!因为没有离开欲界,仍然触知欲界五尘,所以它还是意识心。意识心是被出生的法,佛菩提道所要亲证的实相心是本来自在的,不是与五尘境界相所相应的见闻觉知心,诚如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不会是菩提,诸入不会故。第八识自心弥陀是不与六尘觉知心相应的,因此打坐所得定境显然与成佛无关。

修诸外道犹未能证得解脱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90:「何以故?彼诸外道,虽得定心乃至极远证得非想非非想定。然犹未能于六触处以其五转,如实了知。心正离欲,证得解脱。」(CBETA, T30, no. 1579, p. 809,b28-c2) 。
圣教论述为何这样呢?像那些外道以禅定之意识细心修得ㄧ念不生,乃至证得非想非非想定。然犹不及声闻人一样,于六触处以其五尘相转,因为心正离五尘欲,因此能够证得解脱果。

《优婆塞戒经》卷1〈4 解脱品〉:「善男子!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,若不能得解脱分法,当观是人为地狱人。」(CBETA, T24, no. 1488, p. 1037,b1-3)
《优婆塞戒经》解说:善男子,像那些外道以意识细心修得ㄧ念不生乃至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,倘若不能证得解脱分法,去取证解脱果的话,那么可以知道此人是个地狱人。


结论
不管是清清楚楚,能够分别善恶的意识心,打坐到一念不生、无念的离念灵知细意识心或者是极细意识的非想非非想定中境界,都仍然是在意识识阴范畴里面,跟大乘佛法所证菩提根本是风马牛毫无不相干。大乘所证的菩提心第八识如来藏,祂是本来离念、诸入不会的,本来自性清净的,不是透过修行才离念,第八识祂是不用修行的,不是用意识心去修来才能证得的。
意识心的功能是要拿来熏闻佛法,能够检择正邪,于菩萨道用意识心寻觅自心如来藏,用意识心汰换无漏有为法,转依菩萨种性行四摄法,循序增上得以转识成智坐道场。意识心用来思考如何护持正法,救护利乐众生才是正理。千万不要以无念定境境界误以为证得禅宗的开悟明心,那就冤枉了;那是落于外道呀!
「宁可执有如须弥山,不可落空如芥子许。」否则经过无量劫后,福报享尽,结果下场会是成为地狱人。因意识长劫处于少想,意识界功能变劣、变差,转身会再随异熟果报堕落为毛毛虫的业报喔!





欢迎光临 论坛首页 (http://mail.victoriabbs.com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6.0.0